为什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06-29 14:11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则: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是廓大之意,那么道究竟指什么道?儒家、道家甚至法家都有谈及道,但他们的道各不相同。孔子所言之道,是儒家的道,是仁道。因此,这八个字,字面意思是说:人能够把道廓大,不是用道来廓大人。

但孔子的真意是否就是如此呢?

朱熹曾经解释说,“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将这八个字归结为人有觉与道无为的差别。据《朱子语类》记载:有学生问朱熹怎样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朱熹便用扇子作喻,说:“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摇扇,扇如何摇手?”朱熹的解释有些牵强,但毕竟点出了一点,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钱穆认为,“道由人兴,亦由人行。”也就是说,道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便是人能弘道。而自有人类始,智德日成,文物日备,学思益积益进,渐渐地就有了大才小才的区别。“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学不必讲,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论语新解》)所以说非道弘人。这与《中庸》说的“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是一个道理。因此,必然要重视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

那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种主体意识,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仁道?这与孔子的志向是分不开的。子路曾问孔子之志,孔子回答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这就是孔子的志向。

还有一则对话,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人,广泛地给人们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哪里仅仅是仁道啊!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在这里,孔子把广泛地有利于人民并且解除了他们忧患的行为称作圣德,认为这是比仁道还要崇高的德行。这何尝不是与上面说的孔子的志向相契合呢!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对于孔子而言,他强调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内在价值,宣扬积极进取的精神,用张岂之在《论儒学“人学”思想体系》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这八个字表述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的主体意识,认为人有发现和宣传真理的能力。很明显,这样的主体意识是理性的集合,它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富贵尊荣,而升华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