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公元前20年代: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 02-21 17:10

(脚本撰写 沈东方 视频统筹 刘芳源)

上期回顾

统一与和平,是人心所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经过秦汉时期逐渐完善国家治理制度,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公元前20年代,中国出现了薛宣、段会宗为代表的具备文才武略的贤臣良将。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也出现了统一地中海世界的屋大维,给罗马人和地中海周边各个民族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和平。

本期提要

公元前20年代,罗马政治巨头屋大维击败政敌安东尼,结束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罗马内战,把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纳入罗马统治之下,罗马从此进入和平发展的崭新时代。

屋大维积极鼓励恢复生产,扶植文化艺术事业,对罗马城加以建设改造,他统治期间罗马涌现出三大诗歌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罗马也从一座“砖瓦的城市”变成一座“大理石城”。屋大维被罗马人尊称为“奥古斯都”,他统治的时代被称为罗马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29年的8月,罗马城中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罗马人正在准备迎接军队统帅、政治巨头屋大维从埃及返回罗马。屋大维此番出征,不但击败了大对手安东尼,一举终结了多年以来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罗马内战,还消灭了地中海周边最后一个希腊化王国——托勒密埃及,把它纳入罗马版图,最终统一了地中海世界,给罗马人和地中海周边各个民族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和平。屋大维的凯旋仪式持续了整整三天,整个罗马城都陷入了狂欢。凯旋仪式结束后,屋大维率领众人来到战争之神的庙宇,隆重举行祭祀,下令关闭神庙的大门,表明所有战争都已结束,罗马从此进入和平发展的崭新时代。公元前27年1月,屋大维又来到元老院发表演说,郑重宣告将把自己在内战中获得的全部特权归还元老院,恢复传统的共和制度;在座的数百位元老掌声雷动,欢呼雀跃,他们经过三天的讨论,决定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Augustus,神圣的)的称号,以表彰他恢复共和、实现和平的伟大功绩。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罗马人的物质和精神创造能力得以极大发挥,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领域发展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物质文明成果,标志着罗马从此进入它的黄金时代——奥古斯都时代。

屋大维.jpg

奥古斯都·屋大维,主政罗马长达40年,给罗马世界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和平与繁荣。

在奥古斯都之前,罗马的诗歌文学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卢克莱修的哲学诗《物性论》思想水平足以比肩希腊大哲,词句优美简练犹有过之;西塞罗的演说辞铿锵有力、余音绕梁,令人拍案叫绝;大军事家恺撒文武双全,戎马倥偬之余写下了《恺撒战记》等不朽名篇。进入奥古斯都时代以后,罗马诗人得以尽情歌颂崭新生活、和平秩序,把罗马的文学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度,涌现出黄金时代的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维吉尔.jpg

维吉尔,罗马诗人,代表作有《牧歌》《农事诗》《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经历过罗马共和末年战乱不休、朝不保夕的生活,前37年前后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牧歌》十首。这组诗歌阐发了诗人对大自然与和平的热爱之情,充满了对安定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期盼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诗歌赞美太阳神说:“黑铁时代就已经终停,整个世界又出现了黄金的新人……波利奥啊,伟大的岁月正在运行初度。在你的领导下,我们的罪恶的残余痕迹都要消除,大地从长期的恐怖获得解脱。”《牧歌》笃定地相信,在黑暗恐怖的黑铁时代结束之后,光明美好的黄金时代将再次来到人间,这在饱受战乱之苦的罗马人心中迅速产生共鸣。前29年屋大维结束内战,开始着手建设,维吉尔又发表了《农事诗》四卷,通过描述农业、畜牧业生产劳动的场景,鼓励人们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快快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维吉尔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当数史诗《埃涅阿斯纪》。在这部作品中,维吉尔把罗马的起源追溯到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描述了特洛伊人埃涅阿斯在特洛伊灭亡后带领家人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意大利半岛,在台伯河畔筚路蓝缕建立罗马城的故事。维吉尔模仿《荷马史诗》那种庄严肃穆、崇高宏大的风格,通过描述罗马民族祖先的丰功伟绩,歌颂了罗马人英勇顽强、除暴扶弱的伟大精神。如果说屋大维占领埃及标志着罗马从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世界的话,那么《埃涅阿斯纪》就标志着罗马在思想文化领域同样具有的宏伟气魄。

贺拉斯.jpg

贺拉斯,罗马诗人、批评家,作品有《颂歌》《世纪颂》等,还著有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诗艺》。

贺拉斯的年纪比维吉尔小,年轻时曾参与内战反对屋大维。屋大维胜利后颁布赦令,不追究敌对者的责任,贺拉斯得以幸免,由此对屋大维产生深深的感念之情,后来出版了《颂歌》十卷。贺拉斯在诗歌中歌颂屋大维结束内战、带来和平的功绩,以及他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所做的种种贡献;除此之外还尽情抒发了普通百姓在奥古斯都时代乐享太平、宴饮悠游的舒畅心情。后来,奥古斯都举办盛大庆典,委托贺拉斯创作庆典上的颂歌,贺拉斯由此写下了不朽作品《世纪颂》。这首颂歌以赞美罗马神话中的诸神、向他们祈愿的方式,歌颂了罗马的伟大事业和奥古斯都的丰功伟绩,祈愿罗马的繁荣长久不衰。诗歌风格庄重典雅、恢弘大气,为贺拉斯留下了不朽的名誉。贺拉斯还著有诗歌理论著作《诗艺》,把罗马的诗歌艺术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奥维德.jpg

奥维德,罗马诗人,作品有《变形记》《爱的艺术》和《爱情三论》等。

奥维德是在屋大维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罗马诗人,对内战年代肃杀战乱的恐怖气氛记忆不深。他自幼才华横溢,早有令名,后来出版了爱情诗《爱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进入和平时代以后,罗马人承平日久,精神松懈,流行起奢侈糜乱、玩世不恭的生活风气,屋大维对此深感忧虑,着力提倡古代罗马人那种虔诚、朴素的生活风气,试图改变罗马人的精神,引导民众积极上进。《爱的艺术》问世后流行一时,造成恶劣影响,屋大维大为不满,把奥维德流放到黑海北岸的苦寒之地。奥维德懊悔不已,写下了记录古代神话故事的作品《变形记》。古代希腊、罗马流行着数不清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往往不可思议、杂乱无章、缺乏整理,奥维德凭借天马行空的艺术才能和生花妙笔,把丢卡利翁投石变人、伊娥变身为牛、达芙妮变身月桂树、皮格马利翁变雕像为真人等神话传说故事搜集起来、熔为一炉,大大丰富了罗马文学的素材和内容。

罗马人还是一个热爱建筑的民族,擅长修建各种恢弘大气而又不失精细的石质建筑。屋大维结束内战之后,地中海世界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使罗马人得以把充足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屋大维尤其重视公共建筑事业,为了提倡虔诚敬神的罗马道德,他大力修复和兴建各种罗马神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罗马万神殿。万神殿结合了希腊、罗马神庙建筑的特点,由两部分组成,外部是一个由十六根石柱支撑的希腊式门廊,内部则是一个高大的穹隆顶圆厅,圆厅不设立柱、自然支撑,四周无窗,顶部留有圆孔,晴天时分阳光从顶部圆孔照入宽敞昏暗的神殿内部,带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奇妙感受,表现出罗马建筑的精深技艺。

希腊人、罗马人都流行垒土筑坛、焚肉祭神。公元前13年屋大维从西班牙和高卢凯旋罗马,元老院专门为他兴建和平祭坛,向和平女神献祭。普通祭坛大都只是一个四方形的土堆,最多在外面围上一圈木质栅栏作为加固,和平祭坛却大不一样:它整体由四面浑白厚重的大理石搭建而成,中间留有一个同样是大理石材质的门洞和台阶,可供人们拾级而上、直达坛中,显得格外庄重、肃穆。不仅如此,祭坛内外墙面的大理石上还雕刻着华丽精美的浮雕,内墙上部刻有桂枝花环,下部刻有竖纹栏杆,外墙下部刻的是各式花草纹样,上部则刻有不同系列的人物浮雕,表现了各种神话故事与历史往事。体现了奥古斯都时代罗马雕塑的高超技巧。

除了万神殿和和平祭坛,屋大维还在战争神庙前面兴修了著名的帝国议事广场,又称奥古斯都广场。这座广场由大理石修建,耗费四十余年之力方告完成,它的正面是希腊式的高大门廊,周围一圈有拱廊环绕,拱廊各处安放着罗马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半身像。奥古斯都曾经自述他“所接受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但他大力兴修城市公共建筑,“留给后人的却是一座大理石城”,所言非虚。时至今日,罗马城中依然残留着奥古斯都广场的廊柱遗迹,使人能够略微窥见当年广场的盛况。

奥古斯都·屋大维积极扶持文化艺术、主持修建公共建筑,具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意图。罗马人在奥古斯都引领下,创造出了以诗歌和建筑为代表的、繁荣灿烂的罗马文化,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

(本栏目总撰稿为卜宪群,本期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文栋)

中西大事记

中 国

公元前29年

汉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官,置尚书。汉武帝时期加强集权,负责在内廷和外廷之间进行联络传达的是皇帝身边的宦官,称为中书令,权力很大。成帝建始四年取消了中书宦官,置尚书员五人。

公元前26年

汉成帝河平三年,由于内廷图书多有散佚,朝廷下令征求天下图书,由光禄大夫刘向等加以整理,刘向每整理完一部图书就写一篇叙录,介绍此书的作者、篇目和内容,并加以考证,这些叙录最后汇总成《别录》,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之一。

西 方

公元前29年

屋大维结束了多年以来的内战返回罗马,举行凯旋庆典,宣布罗马从此进入和平时代。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尊奉屋大维为“奥古斯都”,罗马从此进入元首制时代。“奥古斯都”,意即神圣的。

公元前20年

罗马与东方大国帕提亚缔结和约,帕提亚归还之前历次战争中缴获的罗马俘虏和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