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的王秉璋和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同乘最后一列火车到达五台,据王秉璋回忆,那天正好是1937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当时的八路军还是沿用红军时的习惯,找房子专挑大户人家。”王秉璋说,那天他们夜宿在五台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院里,房东非常热情,请这些赴前线抗战的八路军官兵吃月饼。“那是我一生中吃的最好的月饼。”王秉璋回忆说,月饼是北京精益店出产的,原料分别为燕窝、鱼翅、海参、鲍鱼等。王秉璋一看这家的架势顿时觉得不对劲,担心地问徐海东:“这是什么人家呀?不会违反统战政策吧!”
“部队一到山西地界就住进了阎锡山的老师赵戴文家,师部为此专门发了文件,宣布了一条纪律,以后部队宿营不准住统战对象(国民党军政要人和各界名流)的家。”王秉璋对住宿对象的判断果然没错:旅长徐海东让人一打听,这里竟然是晋军中地位次于阎锡山的晋绥军高级将领、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家。尽管徐海东专门批评了粗心的管理员,但“晚饭都吃了,只得住下。”王秉璋说,“第二天清晨,我们起床后就向主人辞行。房东非常客气,送给徐海东和我两盒月饼,我们推辞不脱,只好各掏出8块银圆作为酬谢,但房东不肯收钱。”王秉璋不得不向房主解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八路军的纪律,不收钱就不收月饼。房东无奈,只好收下钱。“那时,我们每月只有一元钱的津贴,8元钱是我一年多的积蓄。”(资料由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