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诗人,叫戴望舒。望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屈原说“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因此又可以借指月亮。事实上望之一字就与月亮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农历十五(有时候是十六)这一天,古人见太阳从西方落下时月亮恰好从东方升起,日月相望,人们所见之月最圆,便将这种月相称为望,这一天就叫做望日。
在甲骨文中,望字上面构型好像一个人举目之形,下面有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则有土,表示站立在小土堆之上,综合看来,其本义应当是站在高处举目张望、远望。到了金文之中,有的字形中多了以月为意符的字形,像一个人伫立高地之上抬头望月的样子,这便是“朢”。后来,朢的字形讹变,原本表示目的部分演变得近似“亡”,因此就有了望字。在这个时候,望和朢其实是一个字,只是字形上有所变化而已,不但可以表示张望、瞭望、远望之义,还可以表示月相,为朔望之望。但到了《说文解字》之中却分化为了两个字,并分别有所解释:望是“出亡在外,望其远也”,朢是“月满与日相朢,以朝君也”,所以这样看来,《说文解字》无论是析形还是释义都不正确。后来汉字简化,以望为正体,望行而朢废。这是如今我们所写的“望”字的前世今生。
远望作为望的本义,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自然的很多山水景物,会因为人们登高极目的一望而汇合成奇妙的景观。王勃在滕王阁上,所望见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动静之间幻化出一幅大好江山美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见“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在对历史的凭吊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登高而望有时候看到一片实景,有时候看到一片虚景,这所谓的实与虚,也不过是在眼前与不在眼前的分别而已。实者,有“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一眼看得到边,能清晰地看见孤烟袅袅,白鹭飞飞。虚者,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离人远在他乡,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虚虚实实看不清,只好假装自己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远与近,离与归,勾勒出游子离人的望乡身影。
张载说“登崖远望涕泗交,我之怀矣心伤劳。”古往今来的人在登高望远之后总是产生一种苍茫的历史感与难言的人生感,在感受到天高地迥、宇宙无穷之后,反而兴尽悲来,意识到盈虚有数,生命短暂,无限江山无限景,有限世界有限身,于是有愁者添愁,无愁者生愁。所以孔子面对河水的奔流不息、不可追复,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李白在阳春时节也发出“试登高而望远,咸痛骨而伤心”的叹息。
古人有陇头歌,唱“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所谓陇头水、千古不堪闻,陇头水就是陇山顶部的水,陇山也就是六盘山的南段,人们常常用其借指边塞。陇山山势陡峭,山路曲折,要七日才能越过,而在陇山的顶部,有清水四注而下。古人行至此处,往往回望长安,徘徊瞻顾,悲思顿起。遥望长安回望长安,都是一种依恋。与此类似的还有北望。《精忠报国》的歌里唱“狼烟起江山北望”“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在中国的词典里,北望一词,往往充满着对故乡故土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自己的壮志雄心。这一点在南宋诗人笔下尤为明显。比如陆游,北方故国一直让他魂牵梦萦,终生不能释怀。他说“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说“汉水东流那有极,秦关北望不胜悲”,说“神州克复知何日,北望飞蓬万里秋”。当然我们也看到,陆游虽然悲伤,但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依旧坚定如山。还有辛弃疾,他常常登高望远、遥望北方故土,纵目山河,驰骋历史,说“登楼更谁念我,却回头、西北望层栏”,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在这种北望之中,是他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爱国志士之心。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望这个字,从远望张望之中,生发出一种期盼与向往,于是有了希望、盼望、愿望等等含义。目力可及之处,是我年复一年的张望,目力不可及之处,是我年年岁岁不变的渴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首望苍穹,俯首看斜阳。或许最初人们在登上一个小土坡的举目张望之时,就在内心充满渴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施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