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与家风】林伯渠:“要保持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本色”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05-28 10:40

家书一:“得你六月七日手书,披阅之余,甚为欢慰”

给林秉衡①的信

(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秉衡如见:

得你六月七日手书,披阅之余,甚为欢慰。年来你已能自食其力,并能帮助你的母、弟解决一些问题,这很好,这是你的孝心与友爱的表现。你的正谊②二哥近已毕业医校么?秉益③来信说秉佑④与圣荃⑤都在你那里念书……在你那附近的人及你的像片下次可都寄给我一张看看,可直接寄来(陕西肤施⑥大街一一四号曹菊如⑦转邃园)。我现在事情很忙,时常离开此地,或许快有机会来与尔等会晤的。现因交通阻碍的关系,你们暂不要来。我很挂念你的负担很重,你近来的生活怎样,希告诉我一些……

你的南京住址可告我么?

近好

邃园⑧手书

六月廿六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①林秉衡,林伯渠的女儿。

②正谊,即伍正谊,林秉衡的丈夫。当时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读书。

③秉益,即林秉益,林伯渠的儿子。当时在湖南省临澧县家乡养病。

④秉佑,即林秉佑,现名林利,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南京上中学。

⑤圣荃,即林秉元,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南京上小学。

⑥肤施,即今延安市。

⑦曹菊如,当时任中华苏维埃银行西北分行副行长。

⑧邃园,即林伯渠。

(摘自《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家书二:“日寇总会快打出去的,曙光不远”

给林秉衡①的信

(一九四四年十月六日)

衡儿:

我不久要回去②,大约未能纡道来看你们,盼你们好好工作更好保养身体。家庭中自然需要些忍耐说服,和睦为主。日寇总会快打出去的,曙光不远吧。泽仁、明芷③拟带去学习。尔母因道途梗阻难受辛苦不远行也好,不让囡囡④来只得暂听之,身边有一亲人也好,只囡囡暂不必上学,至要。佑、琪⑤都好,一时仍未能回来。

近好

邃⑥上

十月六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①林秉衡,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成都农民银行工作。

②指在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后返回延安。

③泽仁,即林泽仁,林伯渠的侄子。当时在重庆等候随林伯渠赴延安。

明芷,即林明芷,林修梅的孙女,林伯渠的侄孙女。当时在重庆等候随林伯渠赴延安。

④囡囡,即林秉元,林伯渠的女儿。

⑤佑,即林秉佑,现名林利,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苏联学习。

琪,即林秉琪,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苏联学习。

⑥邃,邃园的简称,即林伯渠。

(摘自《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 

家书三:“总期不骛高远实事求是为要”

给林秉佑①的信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八日)

秉佑:

十二月三号来信收到了,连同叶参谋长②所寄的果品罐头也一并收到,如你还在北平的话,希转告代谢。你如能顺利的到哈市很好,至于工作应与当地负责同志商定,总期不骛高远实事求是为要。如得晤唐亮、秉益、秉南、端方③,将我处情形告他们,并将他们近况告我。

近好

伯渠手上

十二月八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①林秉佑,现名林利,林伯渠的女儿。当时以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人员名义滞留北平,准备赴东北工作。

②叶参谋长,指叶剑英。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曾任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一九四六年在北平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

③唐亮,一九四八年改名区棠亮,曾任林伯渠的秘书。当时在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交际处工作。

秉益,即林秉益,林伯渠的儿子。当时在东北解放区吉林省和龙县参加土改工作。

秉南,即林秉南,林伯渠的堂侄。当时在东北民主联军吉林军区后勤部工作。

端方,即蒋端方,林伯渠的同乡。当时在张家口华北联大学习。

(摘自《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家书四:“你须安心工作、努力学习,好为人民服务”

给林秉佑①的信

(一九四八年三月九日)

秉佑:

你几次来信及转来秉益信都收到了……你须安心工作、努力学习,好为人民服务。告你的同辈都应如此。并请你代问各同志的好。

邃园②手上

卅七年三月九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①林秉佑,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做翻译工作。

②邃园,即林伯渠。

(摘自《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

家书五:“中国人民解放的全国胜利即将到来,届时须有全面的经济文化建设”

给林秉琪①的信

(一九四九年七月三十日)

秉琪:

接你来信及特特②此次回来,知你们工作情形及学习生活,我都同意。你们能以自己的努力培养成为无产阶级为劳动人民服务思想是好的。现在中国人民解放的全国胜利即将到来,届时须有全面的经济文化建设,你们将回来参加此一工作的。

伯渠

一九四九年七月卅日于北平

根据抄件刊印

【注释】

①林秉琪,又名林琳。林伯渠的女儿。当时在苏联广播电台做翻译工作。

②特特,即李特特,李富春的女儿。当时在莫斯科农学院读书。

(摘自《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