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中部,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勇敢、智慧。他们从先祖那里传承下来的,不仅有延续千年的奇特风俗——磐安炼火,还有一项让他们引以为豪的,那就是“清德为本,以廉传家”的家规家训。
浙江磐安羊氏:清德为本 以廉传家
磐安县双峰乡大皿村,古称皿川,因四周山川如同环抱一个巨大的器皿而得名。大皿村现有人口3095人,羊姓是这里的大姓,占95%以上。据《皿川羊氏宗谱》记载,大皿羊氏乃汉末羊续、羊祜的后裔。唐武宗时,嘉州夹江县尉羊愔及其族人迁居至此,至今已有1170多年。
千百年来,羊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遵循先祖清德家风,耕读传家,先后出了8名进士、1名武亚元,而中举人、贡生、秀才的更是不胜枚举。
悬鱼门庭 九世清德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羊祜《诫子书》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意思是说恭敬是修养品德的开始,谨慎是做事为人的基础。说话务必忠实诚信,行为务必笃厚恭敬。大皿羊氏先祖羊祜的《诫子书》,既是对羊氏家规家训的总结,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在这里代代相传。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晋书·羊祜传》中记载:“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意思就是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当官之人,到了羊祜这一代,已有连续九代之多,并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称。这正是羊氏家族“九世清德”美誉的由来。
说到羊祜,不得不提到他的祖父,大皿羊氏的另一位先祖——羊续。羊续(142年-189年),字兴祖,历任扬州庐江郡太守、荆州南阳郡太守,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
东汉中平三年(186年)的一天,初任南阳郡太守的羊续,正在衙门内堂处理政务。
【情景再现】
下人:“禀报大人,门外有郡丞求见。”
羊续:“有请。”
(开门,郡丞提着鲤鱼走进大门,走过过道,来到中堂,礼毕)
郡丞:“羊大人初来乍到,肯定是没有品尝过我们南阳的特产——白河鲤鱼,刚好抓了一条,请大人品尝。”
羊续观赏后说:“南阳鲤鱼之肥美我早有耳闻,不过这个鱼你还是带回去吧!”
郡丞:“羊大人,此乃小人的一点心意,不过是一条鲤鱼嘛,请羊大人不要过虑哦。”
羊续:“不可!我若要吃鱼命下人去买便是了。这鱼你赶紧带回去吧!”
郡丞面露难色,“这个……大人,在下有要紧事去办,”迅即把鱼塞给下人,“来来来,拿着拿着,大人告辞,不送不送!”说完扭头就走。
羊续对着下人说道:“为官之道,不可取百姓一针一线,一分一毫。这鱼挂到那门庭上去。”
下人:“是,大人。”(下人把鱼挂在内宅门的大梁上)
【黑场】(一日,羊续在大门外边走边看书,郡丞又送来大鱼)
郡丞:“羊大人,我们南阳的土特产名不虚传吧?今天我又抓到一条更大的鱼给你送来了!”
羊续:“你且随我来。”
郡丞:“哦,好好。”
羊续把他拉到了内堂,指着鱼干说道:“这是你上次带来的鱼,你这次来把两条鱼一起带走!不然,不得走人!”
郡丞:“这个……”
(甚感羞愧的郡丞,一左一右拎着两条鱼灰溜溜地走了。)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羊续悬鱼”的故事。从此,羊续廉洁之名不胫而走,而南阳的百姓们,私下里都尊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过勇:
我觉得“羊续悬鱼”这个故事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廉洁它不是为了虚名,是一种价值追求,我想对于当代的领导干部来说,建立廉洁的这种观念,对于提高我们的威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清风入皿 悬规植矩
“家之有规犹如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弟子。”羊氏一族迁徙来到磐安后,大皿村的先祖羊愔(805年-?)便以《诫子书》为蓝本,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羊氏先祖的家规家训相结合,提炼总结出了“悬规、植矩、诒勤、师俭、有孚、谦益”十二字家规箴言。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过勇:
我觉得这十二个字总结得非常到位,尤其是“悬规”、“植矩”,所谓“悬规”就是把规矩建起来,建立权威。所谓“植矩”,就是让这些规矩深入到大家的心灵当中,这个更难。
因为羊愔的言传身教,羊愔之子羊药(844年-903年)也成为了当时有名的清吏。羊药擅长丹青,任长沙太守时,乡绅们为了巴结讨好他,都想高价购买他的字画,都被羊药一一谢绝。有一次,一个同僚上门跪求字画,想送给权贵,以求晋升。羊药知道后,画了一张“鲤鱼跃龙门”送给他。同僚以为画作乃“飞黄腾达、步步高升”之意,十分欣喜。可拿回家一看,发现羊药所画的鲤鱼没有鳞片。细细品味,才醒悟“鳞”即“廉”,无鳞意为无廉,无廉又何以跃龙门高升呢?同僚感念羊药以此来警醒自己,最终放弃了行贿的念头,并以羊药为榜样,最后也成为了一名清官。
家规传世 历久弥新
眼前的这位老人,名叫羊耀周,大皿村人,今年81岁,平时以种菜、卖菜为生。前来买菜的市民从来不和他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位瘦弱的老人,十多年来,将每天的收入,慢慢积攒起来,撑起了九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子的大学梦。他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便是“做好事不吃亏”。
2014年,羊耀周被评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荣获第四届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
他,叫羊元高,也是大皿羊氏后裔,现执教于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美术专业,对于教学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是学生心目中的一位好老师。羊元高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而像羊元高这样拿到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大皿村已有16位之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干。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教师 羊元高: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亲忙于生计也没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告诉我人生的大道理,他们只跟我讲,要做个好人。然而他们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对我产生极大的影响。我想,这也许就是家规家训最好的一种传承方式吧。
大皿羊氏的家规家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如同羊耀周、羊元高这样普通的羊氏后人。他们也许并没有像先人一样的丰功伟绩,却用自己勤劳、淳朴的一言一行赋予了“悬鱼门庭、九世清德”新的含义。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导 余蔚:
羊氏名人辈出,除了羊续、羊祜、羊药之外,还有东郡太守羊茂、青州刺史羊篇、北魏时期广平太守羊敦等等,他们都以清廉名著史册,为羊氏后人树立典范。家族历代名人的廉洁自律,无疑是家规家训传承下来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它同时也是两千年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体现。
如今,以“悬规、植矩、诒勤、师俭、有孚、谦益”为核心的羊氏家规在大皿村薪火相传,也悄然影响着当地的民风社风,正彰显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力,生生不息,历久而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