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一:致儿女,自北京(节选)
致子女:
我们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的子女。共产党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帮助广大人民能过好日子,要工作在先享受在后,当广大人民还十分困难的时候,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应该感到不安,而绝不应该感到不足。
我在某招待所的房子里写的诗,有:“愿速化为千广厦,九州男妇尽欢颜。”因为住在那样好的房子里,不能不想起许多人民住的破烂,甚至还没有房子。“广厦”“欢颜”字眼,是杜诗上的,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思念的“天下寒士”,我们思念的是“九州男妇”,有范围的不同而已。
还有这样的两句唐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有点像我的现在:老了,身体不健康,应该退休还乡了(上句)。现在人们还有不能安生的,我们每月却领高的工资。这都是人们身上来的,因而不能不有点惭愧。
你们妈妈给我作(做)新衣服,搞吃的,总说:“你快八十岁了,还不穿点吃点?”我说:“我们吃穿已很好了,再好就要过分了。”意思是指此。
你们好些是大人了,应该懂得道理:一、看看自己,看看广大人民,作个比较。二、人民培养了你们,你们将来怎样报答人民,即学习好本事,能做个好的人民勤务员。
享受要与过去比,与广大人民比,不要把将希望的事在现在少数的人实现;不能超过群众或超过太多。如超过或超过多了,就要自己警惕。
父
一九六二年三月八日
家书二:致谢子谷、谢廉伯,自北京(1950年1月21日)①
子谷、廉伯:
儿子要看父亲,父亲也想看看儿子,是人情之常。
刻下你们很穷,北方是荒年,饿死人;你们筹措路费不易,到这里,我又替你们搞吃的住的,也是件麻烦事。如你们还没起身,可以等我一下,等到今年秋收后,估计那时候光景会好一些。到那时来看我,是一样的。打听便车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人坐车,都要买票。
你们会说我这个官是“焦官”②。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有诗一首:
你们说我做大官,
我官好比周老官③(奇才大老官);
起得早来眠得晚,
能多做事即心安。
问你母亲好。
父字
一月二十一
①1949年10月,谢觉哉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的消息传到偏僻的家乡后,乡亲们议论着:穷山沟里出了个大官,真了不起。家里人也想去北京找个好前程,于是谢觉哉给在家乡的儿子写了这封信。
②焦官,湖南方言,指不挣钱的官。
③周老官(倌),姓周名奇才,是谢觉哉同村的一位勤勤恳恳的老雇农。在旧社会里一直给人当长工,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但他心灵手巧,能做各种酒菜,乡间婚丧大事,都请他去做厨,是一位可敬的老人。谢觉哉曾写诗称赞他。诗曰:生来脸黑号奇才,诚实勤劳口少开;越吃苦来心越静,晚年耳更不闻雷。
家书三:致谢子谷、谢冰茹①,自北京(1952年1月1日)
子谷、冰茹:
接你俩信,颇使我安心。
人总要有上进心,从困难中打开局面,也必然可以打开局面。不自己努力,依靠人,这样的办法,现在吃不开了。
子谷坚持办学校“不向困难低头”,是很好的。看你的前后信,以前的困难,过去了;现在最新的困难,进步中的困难,可以克服,且克服一次,必然有新的局面,你的人生观也会跟着进步。
改造思想,不容易也容易。所谓容易,现已有很多便利环境和便利条件,国际、国内、城市、农村的形势,天天在进步,要求我们改造,也不容许我们不改造。所谓不容易,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要和工农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建立不为个人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要脱去一层壳的,脱壳必然有一阵痛苦。如果怕痛,下不了决心,那就要堕落;但如果经过这阵痛,以后的心情就会新生,就会愉快。
友仁②学生这么多,每个老师平均要教二十多人,而且教材教法全是新的,要天天学,天天想。估计大家都很忙,不要嫌忙,只有忙中得到的安慰,工作进步的安慰,才是真安慰。
来信说“团结还不十分好”,不十分好,也许有了九分好,或还不及九分,还要很好注意。学校里应该教员团结一致,然后师生才能团结一致。要教员团结一致,必须在大家要求进步上,在共同把教育搞好上,还需在互相照顾、帮助、规劝,而又相互原谅上才有可能。你们早晚都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好的,但应顾到学习时间过多,妨及业务,或感到疲劳;又说:理论的认识,远超过行动,联不上实际。上句颇费解。毛主席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会有认识超过行动的事。而应该说:有些同志读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选集里一些名词和道理,却联不到实际或用到实际中去,那倒不要性急,实际会逼上来了,自己到实际去体验一回就会知道。记得前年我劝你专心办学,后又劝你不要怕困难,你接受了,经过两年的实践,你应已大体体会,改变了当时的观点。此事如此,其他事亦然;我如此,别人定也一样。
……
觉哉
一九五二年二月一日
①谢子谷,谢觉哉的二儿子,当时在湖南宁乡友仁中学当校长;谢冰茹,谢觉哉的女儿。
②友仁,系现在的宁乡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