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容城孙奇逢:身型家范 堂传孝友数百年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06-28 15:00

  孔庙是祭祀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在从祀的历代先儒中,有一位被称为“北方孔子”的人物,他就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北方学界领袖——孙奇逢。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河北容城人,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著书立说,学者尊称其为“夏峰先生”。先生负经世之学,潜心学术,著作颇丰,学术界评价其“上继往圣、下开来学”,“振三百年儒者之绪,而为当朝理学之大宗”。

  一、淡薄由来是祖传

  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明初永乐年间,孙氏先祖自小兴州(今属河北承德)移居此地。孙奇逢的祖父,孙氏八世祖孙臣,明代嘉靖辛酉举人,做过河东盐运司判等,为官以清廉著,过手钱财从不染指。父亲孙丕振做过训导学生的儒官,以诗礼传家。孙奇逢自幼从学于叔父成轩公孙丕基,孙丕基也做过儒学训导,为人醇厚性诚,其学出自庭训,自此孙氏一门书香大开,成为一方望族。

  孙奇逢自少年深受家学影响,有做圣贤的志向。他的祖父、父亲都曾留有家训。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比如,他的祖父曾经说过:“做官要钱,无非为子孙计,不知一要钱,子孙微矣。”这就是说呢,做官要钱,无非就是给子孙做打算,不知道一要钱,子孙的品德呢就变得低下了。又说:“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胜似我,要钱做什么?”那么这就是说呢,子孙如果不如我,你给他钱有什么用呢?子孙如果比我强,那么你给他钱就更没有用了。通过这些言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孙氏家族,在先祖孙奇逢以前已经是淡泊名利、笃行仁义了,已经有这种清白家风了。

  孙奇逢十七岁考中举人,二十二岁后父母接连去世,他是个孝子,按照古礼,与弟兄庐墓六年,笃行孝友。孝友即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他极其重视身型家范,因此建有“孝友堂”。孙奇逢曾对他的孙子孙潜说:“家运的盛衰是上天不能掌握的,也是别人不能掌握的,实际完全由自己掌握,一家和睦,各尽本分,即使贫穷些也会被人敬仰,反之身不可型,家不足范,这样的家庭即使兴隆时也早已能看到他的衰败”。

  满清入关后,孙奇逢南迁到河南辉县夏峰村,隐居讲学。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史研究专家 王坚:

  孙奇逢是清初学术大师,特别是到晚年,他潜心著书立说,创建“夏峰学派”,成为一代大儒。他的学术和道德赢得了后代人很大的尊重。清初的另一位学术大师顾炎武这样评价他,说他是海内为数不多的学术大师,他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当时学术气温的升降。近现代的另一位学术大师,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孙奇逢,说:孙奇逢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到晚年,学养深邃、品德高尚,所以感化力极大,是当之不愧的清代北学领袖。

  孙奇逢之学主要是注重实践,所谓“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因此他对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看重。孙奇逢南迁后,在辉县又生活了二十五年,以九十二岁高龄辞世。他的晚年留下大量教诫子弟的语录,尤其是所撰写的《孝友堂家规》一书,更是我国家训中的典范著作之一,后由其子孙辑录其语录,增补为《孝友堂家训》,广为流传。

  二、堂传孝友数百年

  河南省辉县夏峰村,孙奇逢隐居讲学之地。孙奇逢晚年在此一边开堂讲学,一边教诫族中子弟。如《孝友堂家训》中说:“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这就是说子弟的教育最为重要,家中子弟不能成为有德才之人,给他富贵更能促使他作恶,如能自立,即使贫贱更能坚固他的品节。子弟问如何做人?他说“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到,人之事毕矣”,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孙奇逢的教育下,孙氏子孙多为贤良之辈,他的六个儿子都是读书人,多有著述。三子望雅入乡贤祠,四子博雅协助孙奇逢对士子们提出的问题详加解释阐发,从未有一丝厌倦情绪。孙辈如望雅之子孙洤中进士,重订了我国琴学史上著名琴谱《徽言秘旨订》,其曾孙辈孙用正中举人,曾任禹州、许州学正,主讲大梁书院,入忠孝祠。后人的如此成就,多得益于孙氏的《孝友堂家规》。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孙奇逢家规家训主要分两部分:《孝友堂家规》和《孝友堂家训》。其中的《孝友堂家规》,这一部分内容是先祖孙奇逢亲自撰写的,等于是他的著作。而《孝友堂家训》是孙氏后人后来在他的著作当中,比如像《日谱》,选取他和一些个子侄之辈的对话,涉及到了亲师取友、为人处世的一些内容,附录在后面,一条一条的,叫《孝友堂家训》。“家规十八则”是《孝友堂家规》里边的经典内容,是孙奇逢总结了十八句比较简短的为人处世各方面的格言,我们叫“家规十八则”。

  “家规十八则”是孙奇逢根据先人所遗家训,参以己意,推广而出,为《孝友堂家规》中代表篇章,其涉及立身处世、亲师取友、婚姻祭祀、居家之道等,言简意邃,时至今日一直在孙氏后人中代代相传,视为传家之宝。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家规十八则开篇就说:“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这就是说要安于清贫,以保存我们高尚的节操,少谋求、少钻营,让我们来知廉知耻。

  孙奇逢十五世孙 孙敬州:

  “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说的是要找个干净整齐的房间,放置祖先的灵牌,祭祀的时候要身心整洁、虔诚恭敬。

  【孙氏后人诵读家规】“既翕以协兄弟,好合以乐妻孥,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联宗党,隆师以教子孙,勿欺以交朋友,正色以对贤豪,含洪以容横逆,守分以远衅隙……”

  孙氏后人延续着孝友传家的传统,数百年来家族中秩序井然。今天,河南夏峰村孙氏后人住宅门额上家家都有“金容望族”“堂传孝友”的字样,“金容”即指孙奇逢祖籍河北容城。而无论容城亦或夏峰,孙氏后人中每代人名字中的辈序还都刻印着这个家族的崇尚:“家世金容,继居中洲,堂传孝友,敬守前修。”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孝友堂家规》一直在本家族中世代传承,历代的族贤都去阅读,然后给族人去讲,有的还写,写完之后悬挂在墙上,这在家族中起到了一个相互传阅,然后去学习的作用。

  孙奇逢一生笃行孝友、安贫乐道、坚贞不屈、勤学不辍的种种优秀品格,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其留下的《孝友堂家规》一书,以其经典的内容、深刻的含义,不但深深影响了孙氏后人,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