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迈进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的那一刻,英雄们纵然一跃的身影和壮举便浮现眼前;当我走进八路军老兵家里看到那些军功章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当说起和八路军相处的日子,老民兵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时,“八路军”这三个字已经永久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七月的阳泉,群山披绿。一个骄阳似火的上午,记者来到了阳泉市,拜访八路军老战士。
“八路军来我们这儿那会,我还不到17岁。当时觉得他们和国民党部队不一样,纪律很好,不拿我们一点东西,吃我们一点东西都要给钱。”提到八路军驻在村里的那段日子,90岁的老民兵王肉小语速变得很快,“共产党能打胜仗,除大家的爱国热情外,靠的是八路军的纪律,靠的是八路军的官兵平等,靠的是为人民打天下。”
他说,八路军刚到这里时,老百姓并不了解他们,看他们衣着破烂,武器装备落后,感觉根本打不了日本鬼子。后来接触多了,发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不拿老百姓的东西,还帮助老百姓耕地、打扫卫生、盖房子,老百姓家里的农活,八路军从军官到士兵,都帮着干。
王肉小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山脚下,出现情况便于掩护,所以有几名八路军就住在他家,“和我同吃同住,炕上都是虱子,也不嫌弃,就这样住了几个月。”走的时候,硬是给他家送了一百斤玉米、一百斤玉米面,还有一大包棉花。
“我永远忘不掉那包棉花,虽然不是什么好棉花,黑黑的,但那是缺吃少穿的年代,到了冬天,八路军自己棉衣都不够穿,却将棉花留给我家……”说到这里,王肉小显得很激动,眼圈也红了,“那是多珍贵的棉花啊,我后来拿它做了个被子,一直盖到布都碎了,棉花都硬了,都舍不得扔掉。”
说起跟着八路军参加正太铁路战役的事,王肉小更加激动。“八路军来了,他们嫌我瘦弱,不让我打仗,我硬要跟上部队去翻铁路、炸桥梁,我讲不出什么道理,但就觉得跟着八路军肯定没错。”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姜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