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典】
己不正,焉能正人。
——《论语·子路》
【解读】
“己不正,焉能正人。”《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便没有那么难,但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品行,又怎么去使别人行为端正呢?孔子主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后人提炼为“己不正,焉能正人”,流传于世。
“正人先正己”的思想自古被历代先贤所推崇。北宋苏轼有言:“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这句话强调了“自身正”的重要性,意思是只有自己行为端正,才能以己为镜,客观地观察和评价他人。
以身作则、率先躬行是一种人生智慧,以“正己”带动“正人”。东汉荀悦在《申鉴·政体》中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宋史·宋祁传》也记载“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这些名言古训都揭示了“将欲治人,必先治己”的道理。也启示我们,为官从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往往是最有效的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