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

严肃 准确 及时 权威

继续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应急救援铁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 12-20 16:00

中国安能转企六年来完成270余次重大抢险战斗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应急救援铁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报道 “2018年9月,原武警水电部队按照党中央跨军地改革决策部署,近万名官兵集体转业,组建为中国安能。六年来队伍实现平稳转隶,组建工作顺利推进,企业治理不断深化。”近日,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京举行转企改革六周年新闻媒体座谈会,介绍转企改革、战略规划、应急能力建设、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等有关情况。据介绍,作为唯一的施工救援类中央企业,中国安能常态化承担工程救援任务,六年来累计动用8.3万人次、4.6万台次装备,先后完成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抢险、2023年京津冀抗洪抢险、2024年湖南洞庭湖决口封堵等为代表的270余次重大抢险战斗。在今年,转战17个省32地,参与各类自然灾害工程抢险任务70余起。

中国安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奕辉说,中国安能围绕“建设非现役专业队伍”这一基本目标,承担工程救援职责,深耕工程建设市场,纳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成立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中心,在重要流域沿线和重点方向规划建设13个国家级工程救援基地,多支专业救援队,已有8个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专业队伍包含土建、爆破、测量、搜救等8大门类140余个工种,拥有一支涵盖水利、电力、地质等领域的专家团队,研发配备了动力舟桥、水上作业平台、水下无人侦测船等6大系列1200多套高精尖救援装备,总结了堤坝一次性成型封堵、堰塞湖处置、电网快速架设等13类国内领先的技术战法。

记者了解到,作为专业化施工救援队伍,中国安能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先后承担了应急管理部、工信部、科技部“基于水上动力作业平台的溃口封堵成套技术装备”“组合式溃口植桩封堵抢险成套装备”“圩堤远程控制智能打桩处置关键技术装备”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救援效率,科研攻关助力工程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强化应急救援核心功能。今年9月,中国安能牵头的“堤防大型决口快速封堵关键技术及团洲垸抢险应用”研究成果,通过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鉴定,由7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更好履行应急救援职责,中国安能正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加强中央企业应急救援综合平台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联动指挥、协同救援、综合保障和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能力。中国安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庆丰说,“当前,依托中国安能建设的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急产业服务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等已基本建成,初步具备相应功能,实现了阶段性目标,‘AI+应急’应用场景赋能研究,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满足多层级可视化会商、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等应急指挥需求,确保指挥决策更加科学、智慧”。

“应急救援是中国安能的核心功能,工程救援专业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转企后我们将救援力量嵌入工程项目,用市场机制磨炼专业能力,闯出了‘以工练兵、以工备战、平战结合、建救兼备’的契合工程救援专业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陈奕辉表示,作为一支具有深厚人民军队基因血脉的光荣队伍,中国安能将牢记殷殷嘱托,不忘初心使命,传承“水电铁军精神”,聚焦战斗力标准,打造工程救援“野战军”,努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