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九:天有九重,地有九州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04-27 10:22

1字.png

2标题 微信.png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们最爱引用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这首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十七岁的王维因重阳节想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朴素,却非常贴近人心。

甲骨文.jpg

重阳节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节日,中国古人以九为阳,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谓之重阳。九也与老年人、长寿联系在一起。一则是因为九被称为老阳,二则是九是数之大者,三则是九与久谐音。重阳节也被定为老年节,就是由此而来。中国有个传统纹样,名叫九桃图,九为老阳,桃代表长寿,九桃就寓意老年人健康长寿。故宫收藏有一件粉彩九桃瓶,通体绘桃树一株,枝上结蟠桃9个,就是取材于此。

金文.png

九最初的写法,像是人手臂弯曲的形状,这原本是手肘的肘,不过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为数字的九了。九是数之大者,是最大的个位整数,因此,在古人眼中,九就带上了至尊、至极的意味,中国人对庞大事物的想象也就围绕着九来展开。比如天有九重,地有九州,唐僧取经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文人也喜欢用九来表示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

小篆.png

我们最熟知的,华夏民族对疆域的早期划分就是九州。相传大禹成功治理洪水后,重新厘定各部分土地范围,把天下划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后来也便成为中国的代称。大禹还铸造了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风物刻在鼎上,以九鼎代表九州,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九鼎经夏、商、周历代相传,被视作国之重宝,因此,九鼎也成为极有分量、不可撼动的代称,“一言九鼎”形容话语非常有分量就是由此而来。今天我们说九州,仿佛一出口,就看到大禹治水茫茫的足迹遍布九州,就感受到这种自远古而来的磅礴气势。

隶书.png

魏晋时期选官用人以九品(九等)为划分,这种分法后来进入了技艺领域,如书法,庾肩吾就将其分为高中低三品,每品再分上中下,一共九品。再如围棋,古代就将围棋分为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九品。再后来这种分法更是成为评定水平高低的段位制。现在围棋棋手九段制,就源于此。中国武术领域也分九段,有趣的是,要获得武术段位九段,不仅要在武学上有所成就,还需要做出卓著贡献并且武德高尚。

草书.png

中国人如此看重九,思维深处其实是对自然、历史、文化的尊重。天地广大,历史悠久,而文化深厚。我们每个人对这高山仰止的自然人文,都应心怀敬畏,并且努力去借鉴它们的轨迹与规律,前行不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行书.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