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中国·精彩故事】信访"新兵"下村记
中国纪检监察报 06-01 07:56

5月21日一早,作为信访战线的“新兵”,我跟随县纪委信访室主任游祚凡来到富溪镇核查前几天收到的信访件。信访件中反映该镇陈上洋村存在公路征地补偿款分配不公、村财务不公开等问题。

一到村里,我们一行便进入工作状态。一转眼已到中午。

“咕咕咕……”我的肚子不争气地叫起来。

在一旁的富溪镇纪委书记吴一飞瞧出了“端倪”:“游主任,到饭点了,回镇里吃肯定来不及,要不去定点用餐农户老林那里吃点便饭吧?”

“还有些账目没核对完,看来也只好在村里吃了。”游祚凡应声道。

村级难道不是“零接待”吗?何况还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个“紧箍咒”,纪委的干部怎么带头在村里破坏规矩呢?我在心里嘀咕着,有点不解。

在吴一飞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一栋老房子前。头发泛白的老林迎了出来:“吴书记,不知道你们要来,瞧,我这儿啥都没准备。你们先坐会儿,我赶紧去弄几个菜。”

进屋坐下,我感觉如坐针毡,我们可别成了“灯下黑”的典型。可是看着其他人坦然的样子,我作为“新兵”也不好意思提出质疑。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菜端上桌,炒竹笋、炒苦菜、炒青菜、红烧带鱼,还有一小碟萝卜干。

“菜齐了!大伙快开吃吧,吃完还得继续战斗!”吴一飞招呼大家上座。

快吃完饭时,吴一飞放下手中的筷子,从兜里拿出3张餐票递给了老林:“老林,这是今天的餐票,您收好啊……”

“现在还有餐票?”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

“哈哈,小陈没下过乡,还不知道咱这儿的‘规矩’,吴书记你给介绍介绍呗。”游主任说道。

“这餐票制还得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说起。为了让村级真正实现‘零接待’,镇里就想出了这个点子。”吴一飞介绍说,每个村确定一户困难村民家为用餐点,镇干部下村必须自带餐票,如果因工作无法赶回镇里用餐,就凭餐票到村里的用餐点用餐。每张餐票面额15元,用餐人员必须在餐票上签名并注明用餐原因和日期等内容,村民最后凭餐票到镇里领取相应的资金。这一来,也给村民增加了收入。如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由县纪委进行廉政教育谈话、诫勉谈话、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直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我这儿现在可热闹了,上面有干部来吃饭的时候,常常有村民过来,聊聊家长里短,谈谈百姓冤屈……”老林搭话道,“这一张小小的餐票还拉近了干群距离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来。原来,这小小的餐票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心想,早些年常听说一些干部把“下乡”当“闲逛”,把“服务群众”变“群众服务”,增加了基层负担不说,还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如今,这餐票虽小,却折射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好!(福建省柘荣县纪委 陈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