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
中国纪检监察报 06-19 09:28

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党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出自荀况《荀子·解蔽》。其意为:大凡观察事物如有疑惑,心里不能确定,就会认识不清;思想认识不清,也就无法辨别是非了。由此可见,要明辨是非必须能正确“观物”。

所谓“观物”,古人有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邵康节在《观物内篇》中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正是对三重境界如何观物的呼应。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方能见物之性。儒家有“格物致知”之说:“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观物”因何“有疑”?荀子认为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故而“有疑”,因此要无疑就要“解蔽”。荀子针对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案。虚,就是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对新知识的接受;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冷静。荀子认为,只有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才能透彻地了解事理,做到“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中国古代思想往往相通相容,儒家讲“解蔽”,与道家讲“为道日损”,佛家讲“去执”“破障”,皆异出而同归,都含有祛除人们心灵之蔽的法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并指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行为准则”“信念理念”,就能解开人生疑惑、彷徨,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总书记的讲话与古人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道理如出一辙。

荀子认为,“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只有在自己心中定得住,静得下来,再来观察外物,才能够清晰明白。定心是主要的,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只有守住了本,心中有了标准、有了尺度,对外物自然看得清楚明白。因此,看待事物透彻明了的基础在于思想认识的坚定。要克服思想认识的模糊,归根结底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因为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如果说核心价值观是一栋大厦,那么理想信念就是这栋大厦的梁柱。正如当代县委书记的楷模廖俊波同志所说“砍柴虽苦,却要迎难而上,斩破荆棘,必将豁然开朗”,只有思想上坚信不疑, 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才能在实践上笃行不移。

“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这个“清”,在修身明德中关键是指人心中的理想信念要清纯干净,灵魂要透彻清亮没有污浊。《管子·轻重己》说:“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一个人心清神定,就会有主见,不会被欲望迷惑,做人做事才能守住规矩。

清心寡欲才能头脑清醒,明德修身才能意志坚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我们当前做好各项事业的内在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培育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只有如此,才能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那样,“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真正做到政治上有定力、理论上能透彻、价值上够清醒,而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以昂扬向上的姿态笃定前行。(徐琳 傅郑庆 叶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