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谈】关山远:父亲和岳父共同打造的胡林翼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03-01 08:40

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同治中兴”名臣,相比曾、左两位湖南同乡,胡林翼身后知名度要小很多,但是,这是一个绝不应该被忽略的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字“润之”,就来自对胡林翼的敬仰——胡林翼号“润芝”。

简单说说胡林翼的事迹:官宦子弟出身,才华出众(曾国藩曾称“润芝才力过国藩十倍”),当过一段时间的浪荡公子,后来奋发图强,迅速崛起。先是将湖北治理得井井有条,“糜烂众弃之鄂”变为了“富强可宗之鄂”,源源不断为湘军提供后勤保障。他是湘军集团不可替代的顶梁柱,自己麾下有精锐部队,又将武昌打造成湘军后方重要基地,不断增进湘军高级将领的团结,还不遗余力协调湘军将领与满清贵族的关系--这一块很重要,满清贵族既希望湘军为之效力,又唯恐湘军尾大不掉。胡林翼为大局呕心沥血,最后咯血而亡,年仅49岁,若不是英年早逝,他的功名不亚于曾左二人--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左之上。

1.jpg

胡林翼为后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知兵、理财的才干,更因为他的人品——一是个人修行,为官清廉;二是扶持人才,胸襟广阔。

他为何能够成为这样的人?要从两个人说起,一个是他的父亲胡达源,一个是他的岳父陶澍。

胡达源读书很好,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他对家人教育也很严格,传下四字家规“端敏恒毅”:“端”,人品端正;“敏”指思维敏捷,不因循守旧;“恒”是恒心;“毅”毅力。可以说,“端敏恒毅”在胡林翼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也将这四字家规传诸胡氏后人,影响至今。

相比父亲,岳父陶澍对胡林翼的影响更大。

陶澍也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政绩卓著,为人耿直。他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三人关系十分密切,他的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对这三人影响很大。后人认为,曾左胡三人,可视为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当然,陶澍与胡林翼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胡林翼还是一个8岁的顽童时,陶澍就看中了他,“惊为伟器”,决定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胡林翼19岁时与陶澍之女完婚,“倒插门”住进了陶家。陶澍时任两江总督,对这个女婿真是好,给他请名师授课,还亲自教他经世致用之学。

胡林翼本就是聪明人,一旦开窍,用功读书,很快就成了科场骄子。恰恰在他发奋读书求取功名的那几年,父亲与岳父相继去世,他失去了长辈的庇佑,但他已经真正长大了。他牢记着父辈的教诲,不断磨砺自我,不断提升自我,很快就在动荡岁月中,显示了力挽狂澜的才智。

2.jpg

胡林翼著作的《读史兵略》

他做人做事做官的风范都成为那个年代的楷模,例如,他是湘军的理财大师,但自己两袖清风,“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时人评价他“位巡抚,将兵十年,于家无尺寸之积”。他在给家人的书信中这么写道:“我有钱,须做流传百年之好事,或培植人才,或追崇先祖,断不至自谋家计也。”这些文字,让人感佩至今。

他有坚忍的毅力,在乱世苦苦支撑,中流砥柱;他又有宽广的胸怀,识才、爱才和用才,可以说,没有胡林翼,也没有后来的曾国藩、左宗棠。《清史稿》是这么评价胡林翼的:“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

对曾国藩,胡林翼甘做嫁衣,为他担任CEO、粮草官、公关先生多重角色,无怨无悔;对左宗棠,他曾七次举荐,堪称伯乐。胡林翼去世后,曾国藩、左宗棠均悲痛异常,左宗棠“有泪如丝”,在祭文中这样写道:“自公云亡,无与为善。孰拯我穷,孰救我褊?我忧何诉,我喜何告?我苦何怜,我死何吊?”

清人唐文治对胡林翼有两句恰如其分的赞语:“此其量,江海之量;此其心,江海之心也。”

是的,胡林翼是父亲和岳父的骄傲,他没有辜负他俩的心血;胡林翼更是胡氏后人的骄傲,他至今还在影响他们。

3.jpg

胡林翼象牙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