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海外客家人谈家训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10-27 09:00

陈文华:无信非君子 无义不丈夫

客家人迁徙异地谋生,面对重重困难,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为求生存立足,必须以信义取信于人。客家人把祖训家规教导的“信义”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认为“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讲究“义”字,即先公后私,追求公平正义。不但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换来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得到居住国的肯定和赞誉。

(美国加州永靖客家总会会长 陈文华)

5丰收600.jpg

罗良斌:饮水思源 崇正报本

客家人尊祖敬宗,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翻开客家人的族谱,各姓氏都有着中原的郡望,这是客家人发自心底深处对故土的眷恋和念想。“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客家俗语,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念祖追宗”意识和对祖训家规的恪守、传承。在迁徙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这种崇正报本精神,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在各地开枝散叶,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客家人在异国他乡,许多人创业有成,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都不约而同地归因于从祖上沿袭下来的崇正报本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报本精神,他们还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

(马来西亚霹雳永定同乡会副会长 罗良斌)

客家家训书法作品2 600.jpg

江全孚:说空话无补于事 做实事必有收获

在我的印象中,客家家训包含很多注重勤俭的内容,如:“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故不勤不得以成家,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忍耐全身本,勤俭立业根。”我从小就接受父母亲的教诲:“挣食要勤力”,“起家针挑土,败家水推沙”,知道起家要靠勤俭,即使有家业,如果奢侈浪费,败家也很快。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反映了客家人求真务实的精神。说空话无补于事,做实事必有收获,“士耻虚务实,鲜以标榜为事”,即便是文人学士,也崇尚这种求真务实的为人处世态度。这种植根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还牢固地植根于客家人的深层意识之内。

(香港闽西联会会长 江全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