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深谙家国兴衰之道,高度重视子孙后代教育,亲撰的家规家训,作为对子孙的劝诫与约束,既颇有针对性,更明示为人处世价值理念,娓娓道来,发人深省。
读书务必讲究方法
书是一定要读的,李光地深知读书的重要性。问题在于,书该怎么读,子弟并非皆懂要领。李光地的《家训·谕儿》主要围绕这个问题,教诲子弟,读书务必讲求方法,不能只停留于泛泛阅读,更要动手。因为,动手时势必要动脑,而动脑则是读书的关键。通过动手抄录,探索书中精微,就不能不思考。有思考,就能发现差异,发现问题,进而辨析论证。愈深入思考钻研,就愈能学得深,记得牢,效果就愈好。在李光地看来,这是先儒先贤的治学方法。实际上,这也是他自己的治学经验。
做人务必勤俭本分
针对某些家族子弟,没有经历艰难困苦,长期安稳生活,养成某种惰性,沾染某些不良习气,李光地深感忧虑。因此,他的《诫家后文》,不厌其烦地叙述先祖如何艰难创业,以及各种美德,以此训示子孙。他告诫子孙,安稳生活来之不易,须时时感念先辈创业艰辛,珍惜眼下日子。先辈创业,主要靠勤与俭。这种精神与传统,务必保持和发扬,自省自励、克勤克俭。如此,才能保持家族兴盛。先辈美德包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诚实厚道、乐做善事等,这些都是做人本分,必须恪守。
处世务必和顺谦卑
李光地家族乃大家族,人丁兴旺,加上李光地在朝为官多年,某些子弟傲视乡邻,甚至恃强凌弱。李光地非常不满,这既违背家族睦邻友善信条,也悖逆自己的处世哲学。《诫家后文》特别针对这个问题,严厉训诫。他言辞尖锐地指出,祖宗恩泽,不能作为倚靠根本,低调一些,约束自己,温顺谦卑,才是处世基本准则。决不可倚官仗势,欺压邻里,胡作非为。仗势欺人,乃是邪恶之辈;贪财夺利,形同虎狼野兽。这都属于不肖子弟!倘有这些违法劣行,决不能姑息宽恕,必须送到官府,按律严惩。
李光地的家规家训,既有治学的精辟见解,亦蕴含中华民族许多传统美德。它训示的是家族子弟,实际上也普遍适用于世人。不仅在当时是喻世警世的至理名言,即使在今天仍有重要教育意义。
(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 苏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