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勤勉
中国纪检监察报 11-17 06:30

居官以公平正大为体,勤谨和缓为先。公平则不致于偏私,正大则不致于苛细,勤谨则不致于怠慢,和缓则不致于躁暴。以此立行随事,精察详审,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守之弗失,则政无不备,事无不举矣。

——《官箴集要》(明·汪天赐)

译文

做官要以公平正大为大体,以勤勉谨慎和缓为先务。公平就不至于袒护私情,正大就不至于苛刻,勤勉谨慎就不至于怠慢,和缓就不至于暴躁。以此来建德,处理事务,精察详审,就是在仓促时也要坚守,就是在颠沛流离时也要坚守。坚守政体不失,那么,治政就会无不完备,事情就会成功了。

解读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周敦颐在世57个春秋,其中31年在地方做官。周敦颐任桂阳(今湖南汝城)县令期间,县内政治清明,百业兴旺,民情淳朴,政通人和。他为官清廉公正勤勉,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襟怀淡泊。不但把桂阳治理得井井有条、风清弊绝,更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对桂阳官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地先后出了十几位优秀的监察御史。

周敦颐为官之道值得后人学习。从政要公正勤勉,公正即公平正直,无论处理哪一项工作都要不偏不倚;勤勉就是做工作要踏实、敬业、尽责。

“人之心不可令闲,闲则逸,逸则放。”文学家杨联陞在《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中对晚清名臣曾国藩每天兢兢业业、辛勤工作表示敬佩。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上午见客审貌听言、作折核保单、点名看操、写亲笔信、看书、习字;下午阅当日文件、改信稿、核批札稿、查记银钱账目;晚间温诗和古文、查应类事目。充实的工作生活会带来工作业绩的提升,反之,清闲则容易放逸。以古为鉴,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对工作要恪尽职守、勤勉尽心,不管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工作做得精彩、做得精致。(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