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腐面面观】意大利反腐法案能否降下“及时雨”?
中国纪检监察报 04-12 10:11

两年磨一剑

3月下旬,意大利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旨在延长涉腐案件诉讼时效的法案。

几天后,立法领域再次传出反腐喜讯。4月1日,一项分量更重的反腐法案在参议院以165票赞成、74票反对、13票弃权的结果得以通过。按照意大利立法程序,这项法案将在众议院审议批准后生效。

针对参议院通过的这部反腐败法案,意大利司法部长安德烈亚·奥兰多说:“意大利已经没有等待时间,必须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

正如奥兰多所言,这部法案自提交至议会至今已有两年时间,曾多次被推迟投票。

今年3月25日,参议院议长彼得罗·格拉索敦促议员们尽快投票通过反腐法案。他说,关于反腐“有太多、太多次的推迟”,“必须减少因法律不健全而给犯罪分子提供的可乘之机”,投票通过反腐法案是议员的“职责”。

曾因上世纪90年代负责意大利肃贪“净手行动”调查而知名的前任检察官安东尼奥·迪彼得罗告诉意大利安莎通讯社记者,反腐法案还不够严厉,但在耗时两年后“法案能获批总比中途流产要好”。

加大惩处力度

安莎社报道,这部反腐法案最大的亮点是重新将公司财会欺诈罪列入重罪惩罚范畴。

法案规定,非上市公司做假账,责任人将被处以1至5年监禁;上市公司做假账,责任人将被处以3年至8年监禁;涉及国营企业的欺诈案,被告在退还所有非法所得后才可能获得减刑。

新反腐法案还要求,负责调查和审理涉及国营企业腐败案件的检察官必须向国家反贪局汇报案情;涉案官员一旦被判犯有贪腐罪,所付罚金将等同于其受贿所得。

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在得知参议院投票结果后经由微博客网站“推特”发表看法说:“法案严惩有组织犯罪、公司财务欺诈,并强化了对公务腐败的惩罚力度。”

反腐关生死

舆论认为,意大利国会参议院通过反腐败法案,将为政府重拳肃贪铺平道路,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反贪局局长拉斐尔·坎托内最近反复强调,近年来不断增多的涉及主要政党腐败案件已使意大利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

意大利政坛反贪腐一直因“过于温和”饱受国内批评。欧盟委员会指出,贪腐正阻碍意大利投资和经济发展。按安莎社的说法,涉腐案件平均每年给意大利造成大约600亿欧元(约合649.6亿美元)损失。

去年,意大利曝出两桩震动政坛和舆论界的特大腐败丑闻。备受瞩目的米兰世博会定于今年5月开幕,可就在去年5月,这一盛会的筹备工作不断有工程招标行贿丑闻被曝光,严重影响了世博会工程建设进展。

意大利警方去年5月逮捕涉嫌在世博会项目招标中有串通欺诈及腐败行为的7名嫌疑人。

就在舆论界关注世博会招标丑闻的热度尚未退去之时,威尼斯市长乔治·奥尔索尼又被曝非法敛财,于去年6月被警方拘禁于家中,33名同案嫌疑人也被软禁。

奥尔索尼牵扯的案件涉及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项大工程——“摩西计划”。威尼斯2003年启动耗资巨大的“摩西计划”,旨在通过修建活动水闸拦截海潮,保护威尼斯,但这一计划直至奥尔索尼敛财案曝光时尚未完工。

今年3月,意大利基础设施与运输部长毛里齐奥·卢皮因牵扯一桩腐败案而被迫辞职。他的儿子涉嫌接受他人工作安排并收下价值不菲的劳力士手表,而提供好处的人正是一起工程腐败案的主要嫌疑人之一。

绝非“万能药”

意大利舆论界期盼,反腐法案生效后将发挥“及时雨”的效果,给意大利政坛带来一股清廉之风。

但坎托内告诉媒体记者,反腐法案“十分有用,但不会产生奇迹般效果”。

他提醒,“如果有人认为反腐法案能肃清一切腐败活动,那便错了”。这份法案不是“万能药”,反贪腐也不能仅靠“事后处罚”。以国有工程项目为例,“更严格的招标过程比加重刑罚更能有效遏制贪腐滋生”。

前不久,坎托内和意大利经济财政部长皮耶尔·卡洛·帕多安联合发布了旨在防止国有企业和公共项目滋生腐败的“十条戒律”。

戒律要求国企对外公开公司的重大运作决定、管理人员实施轮岗制、强化利益冲突规定、明确哪些领域容易产生贪腐以及保护内部检举人。

安莎社3月31日报道,戒律将在国有非上市公司中即刻生效,随后将推广至国有上市公司。

这家媒体还推测,意大利多家国企的运营规则将受“十条戒律”规范,包括意大利全国自治道路公司、国家电力公司、油气巨头埃尼公司、航空企业意大利机械工业投资公司和意大利无线电广播公司等。

打响“持久战”

自去年以来,由坎托内领导的意大利国家反贪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年4月3日,新上任的政府基础设施与运输部长格拉齐亚诺·德尔里奥公开承诺,他将通力配合坎托内的工作,以确保腐败活动不再染指政府项目。

坎托内近期强调,反腐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而是一场“持久战”。

他3月31日表示,为防止腐败现象大规模蔓延,应广泛加强对大型公共工程项目的监控。

他当天在经合组织有关米兰世博会程序问题的会议上说,为米兰世博会工程项目设立的反腐败特别监控措施已经在世博会筹备工作中发挥效力,这些措施适用于所有大型公共工程项目,意大利应将这一经验推广到相关领域。

坎托内说,自去年4月在国家反贪局上任后,他首先为世博会项目制定了合同审批等一系列反腐败监控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卓有成效,目前已有一些经合组织成员国提出要向意大利取经。(特约记者 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