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镜头一起来品读乔家大院里那些充满智慧的楹联匾额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07-05 09:00

  乔致庸的堂号“在中堂”和他的名字一样,取“中庸”、“执两用中”之意。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乔家以此为基,形成了“和为贵”的家风,讲究和谐、平衡。

  李鸿章对乔家“和为贵”的家风十分欣赏,赐予乔家这样一幅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期望其他家族能像乔家一样“子孙贤、兄弟睦”。

  乔家大院正门影壁的“百寿图”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损人欲以复天理”,下联是“蓄道德而能文章”,横批“履和”。意思是当人的欲望与天理冲突时,要抑制人欲顺应天理。这正是乔家“重修德”的家风。

  “传家有道唯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这些楹联讲的都是真诚、守规,不言过其实,不急躁慌张。乔致庸经常告诫儿孙:经商处事首要的是以“信”为重,以信誉得人;其次是“义”,不哄人,不骗人,该得一分得一分,不赚昧心钱;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摆在首位。

  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前馆长 刘立本:“乔家在包头,发现一批掺假的胡麻油,他把全部油都倒掉,倒掉以后换成好油。

   “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书田历世”“百年树人”“读书滋味长”,这些楹联、匾额,折射着乔家尊师重教的家风。

  乔家设私塾,让氏族子弟不分男女,不论亲疏,一律上学读书。乔家对任教的老师十分敬重,每位老师都配书童伺候,伙食与主人相同,还让老师坐上席。老师回家主人们要送到大门外,等老师上车以后才能返回。

  乔致庸将“为善最乐”的匾额高悬在正房门楼上,对子孙说:“唯无私才可讼大公,唯大公才可成大器”。他把积德行善当作治家要义。为帮助乡邻,乔家常年把三头牛拴在门外,谁家要用就牵去,傍晚再送还。乡邻如有病无钱求医,家境困难过不了年的,只要找到乔家门前,都可以得到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