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文化地理】雷氏故里 人文永修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 12-27 11:00

江西省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村,是我国清代著名宫廷建筑世家“样式雷”的故乡。

雷村背倚一山,名曰北山。北山巍巍雄峰耸立,郁郁茂林滴翠,古木蓊郁参天。绿树掩映,青山绵延。

雷氏祖屋

来到雷氏祖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铭文砖刻。“样式雷”始祖雷发达十分思念家乡。他在朝时,汇钱给雷氏族人,委托他们兴建雷氏祠堂。后来雷氏族人建了一座“尊祖堂”,即现在的雷氏祖屋。经历岁月风雨,后世多有修缮。

雷氏祖屋内景

现存祖屋为砖木结构两进天井式徽派风貌建筑,面阔13米,进深24.3米,高7.5米,总面积315.9平方米,前后有两个天井,青砖外墙,硬山顶,屋脊四角均有呈“品”字形马头墙。内部由门厅、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门厅为一开间硬山平屋,厢房为二开间楼房;正厅坐北朝南,青石、麻石砌地,分前、后、左、右四门,均由回廊相连;门厅、正厅隔扇门窗甚多,遍布石、木雕刻,技法流畅细腻,堪称一绝。整幢古宅清幽典雅,处处展现出雷氏遗风。

“样式雷”图档

“样式雷”烫样

雷家祖孙,世代精于设计图样,连续几代都担任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首席建筑设计师),人称“样式雷”。他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样式雷建筑图档”,包括设计图纸、烫样(立体比例模型)和施工设计说明等,这些是古代建筑工程学的忠实记录、艺术瑰宝,现存世逾两万件,包含有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景山、天坛、东陵等处图样。2007年,“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永修人文底蕴深厚,除“样式雷”故居外,还有诸多历史文化景点。

真如禅寺

江南名刹真如禅寺,座落在永修县西南的云居山之顶峰。该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历代兴盛不衰,是我国佛教禅宗一派的重要寺院。一千多年来,许多文人骚客和名刹高僧曾慕名登寺游览,提咏抒情,留下许多名篇。至今尚存有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秦观、佛印和尚等的诗词歌赋近千首。

真如寺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高处俯视,殿宇宏伟,楼阁错落。整座寺院由天王宝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虚怀楼、云海楼、报恩堂、西归堂、钟鼓楼等构成。

望湖亭

位于永修县吴城镇赣江、修河交汇处有一座亭,名曰望湖亭。该亭始建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历代均加修葺。亭楼高约数丈,分四层,为正方形庑殿式建筑,回廓曲槛,四闼轩敞,危江而立,高标嶙峋,气象闳敞。登楼极目,浩渺鄱湖,水天一色。

吴城,是永修县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享誉赣鄱大地的名镇。吴城始自秦汉,兴于南北朝,鼎盛于明清时期。繁荣的商业文明孕育了亦东亦西,亦南亦北的会馆文化、庙会文化和特色民俗。

吴城的会馆文化十分兴盛,全镇会馆达48座之多。

吉安会馆

吉安会馆是当地最为有名的会馆之一,始建于北宋中期,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主要在保持清代风格基础上重修而成。会馆南门上方花岗岩扁额“理学名臣”相传为明初大才子解缙所书。

广东会馆,位于古镇吴城豆豉街南侧、下街头西边的一块坡地上。大门宏阔,正对赣江。会馆为东西纵向二进式庭院,呈中轴对称。罗汉山墙高耸,清水墙面,屋顶覆盖琉璃瓦和小灰瓦。前设中门、天井、大堂,后有小堂、天井,宽敞明亮,气势恢宏。大堂顶部用细木构件榫接成螺旋式藻井,梁上绘有“金陵十二钗”“敦煌飞天仕女图”等图案,门窗上刻有狮子、凤凰、牡丹等传统纹饰,是一座典型的富有传统技艺风格的古建筑。